当地时间2月21日,美国海军研究学会网站报道称,事故发生一年时间后,美国海军披露了F-35C战斗机坠入南海事件的调查结果,公开信息显示,此次事故是由于飞行员在着陆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原本应该切换成自动驾驶的飞行员仍然处于手动模式,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022年1月24日,这名舰载机飞行员驾驶着F-35C战斗机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降落失败,随后飞行员弹射逃生,事故造成飞行员和舰上共7人受伤,一架F-35C战斗机彻底报废。为保守秘密,美国利用遥控潜水器、大型起重机和“毕加索”号潜水工作支持船,从3780米深的海底将这架F-35C打捞回收,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此次打捞的“毕加索”号还是中国企业招商局重工制造的。
此次事故立即引发轩然大波,首先就是事故发生地点的敏感性。事故发生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称,长期以来,美方打着“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旗号,频繁派军用舰机在南海挑衅侵权、炫耀武力,加剧地区紧张。“秀肌肉”秀多了,难免要肌肉拉伤。众所周知,去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地区海下撞潜艇,海上掉飞机。前几年,其舰机也在不同海域多次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这一系列事件说明,美方不仅没有成为航行和飞越自由的维护者,反而成了“麻烦制造者”和“事故制造者”。
其次就是发生事故的飞机——F-35C,F-35战机共有三种型号,其中F-35A主要是空军使用,采用常规起降,装备数量最多。而F-35B则是垂直起降型号,也是F-35最具特色的信号,F-35B专供海军陆战队等单位使用,适合在短跑道或两栖攻击舰和航母上进行短距起降或垂直起降,而F-35C则是美军专用的舰载机,能够弹射起飞,同时机翼面积也有所扩大。在这三个机型中,F-35C的进度最缓慢,交付数量也最少,所以此次事故对于美国海军的打击还是很大的。
现代美军曾对航母舰载机有过多次改革,此前美军的舰载机分有专门的战斗机和攻击机,要同时装备F-14战斗机和A-6攻击机分别负责空战和对地、对海打击的任务。随着F/A-18“大黄蜂”战斗机的出现,美军将两种机型整合到一款飞机上,而F-35C也是一款能够兼顾空战,对海和对地打击任务的多用途机型,原本美军准备用该型战机逐步替换掉现役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但由于F-35C生产缓慢,难以大量换装,所以美军的F/A-18EF在进行延寿升级后,还得再服役相当长的时间。
而F-35C在南海发生坠海事故,也算是让美国海军颜面扫地了,一方面,美军在南海发生事故,基本坐实了美军近几年频繁在南海生事的事实。正如当时谭克非大校所说的那样,南海理应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而不是个别国家好勇斗狠的“狂野西部”。另一方面,作为美国海军最先进的舰载机,F-35C在训练中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已经证明了美军的作战能力已经大不如前,调查显示,导致事故的这名飞行员是首次在南海执行任务,所以奉劝美国,还是先管好自己,再跑来找我们的麻烦吧,近几年美国海军在亚太发生的事故还少吗?
对于美国的这种做法,我们显然是无法原谅的,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美国还获得了在菲律宾的四个军事基地,即将重返菲律宾,这也意味着美军未来介入南海将更加方便,对于美国的这种做法,我们显然无法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