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难看到,歼-20战斗机头部下方有突起的玻璃多面体,机头两侧、机腹和座舱前侧有颜色同整机涂装不一样的多边形传感器窗口,这些元件都属于大名鼎鼎的EOTS/EODAS综合光电系统。其中,EOTS为光电跟踪瞄准系统,EODAS为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两者已在美国F-35隐身战斗机上得到应用,且安装位置同歼-20基本相同。
特别是EODAS,能为飞行员提供机身周围360度无死角的全景视野,飞行员也能观察到飞机底部视野。
因年代久远,以及机体设计限制,F-22隐身战斗机更新比较困难,也无法加装EOTS/EODAS,它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明显逊色于歼-20战斗机。有人会说F-22也有6个光学窗口,但那是AAR-56导弹发射告警系统。F-22航电架构和计算机根本不能支持EODAS这种海量级数据运算。
我国于1996年起研究F-22的“宝石柱” 综合航空电子系统。进入21世纪后,全球电子技术发展取得大突破,我国则于2002年开始研究F-35的“宝石台” 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国产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其ICP(核心处理器)首次在2008年举办的珠海航展上展出,已应用在了歼-10B上。歼-20目前用的是完整版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
以“宝石柱”和“宝石台”为基础,且在5G通信和量子领域有重大突破的国家,在航空电子系统的研发上自然差不了。杨伟总师曾表示,歼-20采用的是开放式航电架构,方便未来航电系统升级,耗费也更低廉。
此外,歼-20的通信、电子战天线密布机身且安排得当,和机体完全融合不影响隐身。歼-20的分布孔径、综合射频管理和系统集成等也远超F-22。
综上所述,歼-20航电系统较F-22更先进一些。未来,中国的隐身轰炸机乃至第六代战斗机,依然要强调态势感知能力和综合航电水平,同时还可同其他武器装备共享情报,联网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