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年中,面对疫情的严峻影响,全球主要国家海军仍然克服了疫情的困扰,在海军水下核力量的建设上,强力推进核平台的交付和持续建造,启动新型战略潜艇、攻击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俄罗斯入列1艘战略核潜艇和1艘攻击型核潜艇:
12月21日,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接收了1艘955A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奥列格大公”号,1艘855M型“亚森”级攻击核潜艇“新西伯利亚”号。
“奥列格大公”号战略核潜艇,配备艇载“布拉瓦”弹道导弹,而“新西伯利亚”号攻击型核潜艇,则配备艇载“口径”和“缟玛瑙”巡航导弹,不仅能够有效打击海上目标,而且能够对地面目标进行高精度打击。临近2021年年底时,两艘核潜艇服列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将显著增强舰队作战潜力,极大地增强了俄海军水下核力量,确保俄罗斯在战略上的安全。
尤其是艇长170米,宽13.5米,水下排水量2.4万吨的955A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在2028年美海军“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服役前,将保有全球公认的最先进战略核潜艇的桂冠。
法国启动新一代SNLE-3G战略核潜艇的研制:
2021年2月,法国宣布正式启动新一代战略核潜艇SNLE-3G的平台研究,综合作战性能要强于现役艇长138米,宽12.5米,水下排水量1.45万余吨的“凯旋”级战略核潜艇。
代号SNLE-3G的战略核潜艇,法国海军规划建造4艘,计划于2035年左右开始服役,较现役“凯旋”级战略核潜艇增加2000吨,达到1.65万吨左右。
代号SNLE-3G核潜艇艇长约150米,宽13米,吨位和尺度均较“凯旋”级有所提升,将装备改进型M51型潜射弹道导弹,载弹量16枚。核潜艇将采用泵喷推进系统,X型尾舵,推进效率更高,机动性、噪声和隐身性均将优于“凯旋”级。中国“长征18号”战略核潜艇在海军成立纪念日入列:
4月23日,在中国海军成立72周年纪念日,南海舰队在同一天入列“一艇两舰”,两舰是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31“海南”舰,055型驱逐舰105“大连”舰,一艇就是094改型战略核潜艇舷号421的“长征18号”艇。
“长征18号”艇,揣测艇长约120余米,宽12米,水下排水量1.2万余吨,“龟背”状的导弹发射舱得以改良,拥有较好的水下静音性能,全艇拥有12/16个艇载垂直发射装置。
艇上能携带射程超过1.2万公里以上的“巨浪”-2改型/“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具备在不出巴士海峡的情况下,于南海水域对北美大陆发动核打击的能力。英国启动SSN(R)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研制:
英国海军已全面考量2040年水下核力量的作战需求,于2021年9月7日,英国国防部潜艇交付机构授出了为期3年,总价值1.7亿英镑的合同,为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SSN(R)进行早期设计和概念开发。
据悉,BAE系统公司和罗罗公司各获得了8500万英镑合同,巴布科克公司也参与其中,将共同孵化、交付早期设计成果。
其中,BAE系统公司将负责平台设计开发和制定交付计划,罗罗公司负责蒸汽发生器开发及相关生产安排。
以“海洋水下未来能力”,英国海军计划水下作战环境特点,及其对潜艇力量的影响,对SSN(R)早期设计和概念开发工作,预计2040年左右开始取代现役的4艘“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美国“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首艇建造成本达到150.3亿美元:
美海军“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是第五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未来将用于替代现役已30余年,将无力承担常态战略核威慑巡航值班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艇长171米,宽13米,水下排水量2万余吨,能搭载“三叉戟”2 D5LE潜射弹道导弹。
目前,首艇已在通用动力电船公司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发展,却遭遇了新的挑战。
2021年,由于新的数字设计工具问题,造成了项目成本增加和进度延误,导致建造成本大幅上涨,首艇估算成本升至150.3亿美元。美海军原本打算后续从2026年开始,10年内将每年采购,2039年全都建造完成的规划,就具备了不确定性。
原来12艘“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预计采购成本为960亿美元,包括研发经费在内的项目总成本约计1250亿美元,随着首艇成本飙升至150.3亿美元,1250亿美元拿下12艘此型核潜艇,其可能性就非常难了,高昂的造艇成本,或将影响美海军最终的采购数量。
2021年中,面对疫情的严峻影响,全球主要国家海军仍然克服疫情的困扰,在海军水下核力量建设上,强力推进武器装备建设。
结语
总之,即将过去的2021年度,全球海军主要强国,入列了数艘战略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一批新一代装备即将形成水下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