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部于6月18日宣布将从俄罗斯紧急采购12架苏-30MKI和21架米格-29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将印度空军这两种战斗机的保有量分别增加到250架和100架以上,以加强作战实力。
印度媒体认为,在这批紧急采购中苏-30MKI的主要作用是应对中国部署在西部战区的歼-16战斗机。苏-30MKI是迄今为止印度获得的战斗力最强的战斗机,也是印度空军装备的唯一重型双发多用途战斗机。而米格-29将用于弥补近年来印度空老旧米格战斗机大量退役导致的战斗机数量下滑,维持中队规模。
其实这已经不是印度近年来首次紧急采购战斗机了,在2019年年初与巴基斯坦空军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空战中被击落一架米格-21后,印度于当年2月也紧急向俄罗斯订购了一批米格-29。
印度人如此青睐米格-29的原因是该机能够迅速交货。俄罗斯米格公司拥有苏联时期遗留下的超过100架未组装米格-29机身,此外俄国防部还有苏联解体后退役的数百架米格-29,后者还剩余大量飞行小时。这些米格-29将被升级为印度空军独有的米格-29UPG快速交付,拥有机背保形油箱、现代化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以及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
但这项紧急采购引发了印度国内的许多质疑与反对声音,他们认为无论是苏-30MKI还是米格-29UPG,都无法对抗中国空军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中距弹的歼-16和歼-10C。因此要想在未来冲突中获胜,唯一解决方案是向法国增购“阵风”战斗机。印度采购的“阵风”EH/DH战斗机属于最新的F3R批次,具备RBE 2有源相控阵主动雷达、Spectra电子战系统、“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和SCALP隐身巡航导弹,完全能够与中国的四代半战斗机相匹敌。
但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的存在,印度国防部不可能也不愿意向法国紧急采购“阵风”战斗机,即便采购了,这种战斗机也无法拯救印度空军。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阵风”战斗机高昂的价格。
要知道,印度已经为上一批36架架“阵风”战斗机付出了高达78亿欧元(合87.21亿美元)的代价,导致印度反对党指控这项交易存在严重腐败,强烈质疑该机的价格。根据该合同,印度要为每架“阵风”EH/DH支付2.42亿美元,使该机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战斗机,远超过美国和俄罗斯更复杂的重型战斗机。
印度专家认为“阵风”价格水分有很大一部分是法国国防部和达索军机研发部门非常低下的效率导致的,使“阵风”的成本比F-35A高出50%以上,比F-15QA高出41%。而F-15QA在全部作战性能上均胜过“阵风”,F-35A则代表了最新的第五代战斗机设计,作战性能更是相对“阵风”具有代差优势。与俄罗斯的苏-57和苏-35战斗机相比,“阵风”更是毫无成本效益可言。“阵风”的极端成本意味着印度国防部投入相同成本后获得的飞机数量要少许多,同时交付速度远不如俄罗斯战斗机及时。
其次是“阵风”在作战性能上只是近似歼-16,并不具备优势。
印度空军通过操作苏-30MKI估算,歼-16将在整个包线范围享有相对“阵风”的性能优势。“阵风”的最大速度为M1.8马赫,而歼-16则要快40%,可以轻松超过M2.2。“阵风”的最大作战高度为15000米,缺乏高空能力,而歼-16的升限优势相当大,可在20000米以上高空飞行。“阵风”的M88发动机推力较低,仅为75kN,歼-16的而WS-10B的推力约为前者的两倍,达到145-150kN,这使得歼-16具有更卓越的飞行性能和更好的推重比。“阵风”的续航力也非常有限,全副武装时的作战半径非常有限,而歼-16则脱胎于以高续航力著称的“侧卫”战斗机。
尽管印度“阵风”集成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口径比歼-16的要小许多,严重限制了其态势感知能力。鉴于PL-15是能够与“流星”相匹敌的远程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因此谁能先敌发现谁就能获得先敌射击的优势。“阵风”的唯一优势可能就是其较低的雷达截面积了,主要因为是一架小得多的战斗机,而歼-16通过先进雷达吸波涂料大大弥补了这一点。
以上都是在分析“阵风”与歼-16的对比,要知道目前我国正在部署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第五代战斗机机队,与歼-20和研制中的歼-31相比,“阵风”将处于巨大劣势。此外在整个战斗机研发体系上,中国已经完全不逊于法国,所以“阵风”也很难通过后续升级获得性能优势。
总而言之,印度投巨资紧急采购“阵风”的回报率极低,该机由于定价过高而毫无吸引力,法制战斗机的售后服务也让人质疑。鉴于印度国防预算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采购少数“阵风”完全无法解决问题,因此有印度专家认为更可行的选择是在俄罗斯支持下研制印度国产下一代战斗机,同时购买俄制米格-35和苏-57,并寻求对现有苏-30MKI机队的升级,才能在战斗机数量和质量上勉强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