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中印边界对峙,经过了四轮谈判总体局势已经平缓,双方一线部队已经脱离接触。但是印度那边却没完没了的大动作不断,除了调兵遣将外还惊动了很多大人物,先是印度总理莫迪访问拉达克地区,接着印度国防部长也来了,而我们却这边却非常淡定。
而外界关注的还是关于这场博弈,谁赢谁输?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客观角度来看,印度输了。
为什么?
这要从四大方面分析:首先,印度多次违反中印两国之间达成的有关实际控制线的协议,不断越过实际控制线进行挑衅、构工设障,并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执勤,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
终于还是在6月15日发生了严重肢体冲突,导致印军伤亡惨重。
这次冲突暴露了印军薄弱的军事实力、突发事件紧急处理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等致命缺陷。同时这次印军受到重大损失,也是印度没有吸取历史教训和过分盲目自大鲁莽行事的结果,而我军表现出了沉着和行动力明显占上风。
其次,在发生流血冲突后,印度不断向边界地区部署大批兵力和装备。
在陆军方面,印军已经派出了3个师,目前集结了大概10万左右兵力,但这还不够。
不久前有印媒报道称,印陆军中将还想再派遣一个师增援边界。
与此同时,T-90S主战坦克、BMP步兵战车、M777榴弹炮等已派遣到拉达克地区。在空军方面,印军阿帕奇武直、幻影-2000、苏-30、美洲豹战机等各型“门面”战机悉数到场;在海军方面,印海军往班公湖地区派遣了钢制巡逻艇,以及水下推进器等。
对于印军这些战术部署,为了迎合其国内民族注意高涨的情绪,印度媒体整天都在激情曝光,虽然安抚了国内情绪但也向对手暴露了军事情报。
印军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运用,就这么赤裸裸的暴露在对手面前,而我们除了演习,几乎没有透露过任何军事部署动向。
印军战略上的错误导致的损失,必将在实际战场上加倍奉还。
第三,莫迪面对国内舆论压力,肯定要摆出强硬姿态,在军事上栽了个跟头,想要通过经济扳回一城。
最近在印度国内掀起的抵制中国产品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抵制中国产品、某些领域禁止中企投标等事件频出。但《日经亚洲评论》指出,印度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但这样只会伤害自己,因为在印度很多产业包括速度、规模和价格方面,没有能与中国供应商相比的。
最后,我国早已控制住了病毒,复工复产稳步进行中,而且成为今年世界首个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而印度现在国内病毒累计病例已经超过100万,还有3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失业率飙升到30%等多重危机。
印度还是过于高估自己,真实的印度远远没有能和中国一较高下的程度,但他们似乎还没有清醒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