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近日报道,美国总统的亲信之一、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近日接受采访时称,因为对”中国的行为”感到愤怒,美国总统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协议”不像之前那么重要了”,威胁撕毁好不容易达成的贸易协议。同时,库德洛还表示,白宫命令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美国企业将供货链和产品搬迁回美国,并愿意支付相关费用。
疫情爆发后,库德洛这位白宫顾问就是呼吁美资企业撤离中国的主要推手。不过根据外媒的调查,绝大多数在中国落地的美国企业已经做出选择,不会因疫情而撤离中国。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已经完全控制、基本平息了疫情,而美国的疫情在白宫的带领下依然继续扶摇直上,死亡人数突破了10万大关,白宫急忙”开门”后还极有可能爆发第二波疫情。哪一种环境更适合企业落地生根,不言而喻。本文为全球防务观察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不过,鼓吹外资撤离中国并不完全是以疫情为背景的,更多的理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舆论认为,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很多在华外企不愿意继续投资,而是向外迁移产业链和供应链。一时间,外资的大规模迁移也成为了部分媒体”贩卖焦虑”的热点话题。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布局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必然会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现象本身也很正常。
数据显示,从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以来,有90%的美国公司在中国都实现了盈利,87%的公司没有业务搬迁计划。但是这也并不是表示贸易战对这些企业就没有影响。尽管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搬迁计划,但有17%的公司受到政治气候的影响,在贸易战打响之后停止或者减少了对华业务的投入。贸易战打响之后,中国不得不实施的报复性关税影响了一些需要从本国进口部分原材料或者零部件的美国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而真正响应白宫所谓搬迁回美国计划的,只有百分之三的公司。其中包括一些敏感的行业,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威胁其从中国搬迁。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企业来说,拥有十几亿人口、消费日益崛起的中国巨大市场,仍是他们不愿意撤资、并且长期看好中国的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