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一到,美军下一财年的预算审批季也就快要到了,海陆空天陆战队个军种,要展开新年度向国会要钱的工作了。在这种关口上,渲染解放军的强大自然也就成了必然的环节,最近美国防务相关的机构与媒体都在代美军各军种吹风,描述解放军近些年的快速增长,来争取来年有更大幅度的预算倾斜。
《军事观察》杂志这两天就发表了一篇文章,重点就在回顾过去五年当中我军空军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军被甩开的巨大差距。按照这位作者的统计,我军在过去的五年当中重点采购列装了歼-16与歼-20两款先进战斗机,搭配霹雳-10等明显比美军现役装备还要先进的导弹,建立起了不小的技术优势。在加上132与112南北两大厂的产能,一年近百架的先进战斗机接装数量,也让我军在先进战斗机的规模上对美军取得了优势。
这个统计总体上来说偏差不是很大,我军空军航空兵在过去几年当中确实迎来了非常快速度的战斗机换装;歼-16在16年对作战部队展开换装工作之后,基本上是在以三年四个大旅的速度进入我军的重型歼击机部队当中;而歼-10C在2017年进入作战部队后,也已经产了6个批次小三百架了;去掉巴基斯坦空军的订货,我军光是这两款主力战斗机,五年里就接装了少说四五百架之多。
而真正重头戏的当然还是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在18年初列装东部战区某旅,进入战备之后,量产工作开始产能节节高。从一年数架到一年十几架再到现在的一年几十架,也已经列装了空军两个基地和6个作战旅,有了100余架的现役规模了。而五年之前,我军的先进战斗机,就只有不到10架的苏-35,两个刚开始换装工作旅的歼-16,以及试训飞训部队当中的少量歼-10C与歼-20,合计不过60架左右的水平。
从数十架先进战斗机,到现在700架规模的歼-10C,歼-16与歼-20组成的三剑客,人民空军的战斗力正如美媒所说,完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跨越。美媒是认为我军的先进战机数量比起5年之前翻了10倍,但算下来说五年翻了10倍,那甚至是很有些谦虚的。这种规模的装备升级换新,那可以说是完全重塑了我军的样貌,5年前还是一支三代机为核心,二代机为基础的准现代化空军力量,5年之后已经是一支先进强军了。
相比于人民空军在过去五年当中的快速发展而言,美国空军在过去五年当中那基本就可以说是什么活都没干,纯纯在一边看着机队老化,一边摆烂了。我军过去几年里,光是空军就完成了三型主战装备的成熟量产,接装了五六百的先进战斗机;而美国空军在过去几年里除了寥寥数架F-15EX,就纯浪费在等待F-35成熟量产上了。
以这五年,美国空军战斗机部队除了200多架F-35A外,是新战斗机没有,旧飞机升级也基本没做,过去10年新接装的战斗机也才只有那300出头F-35,不到我军五年总数的一半。
而原本美军的机队寿命就很成问题,除了那300架崭新的F-35以外,美军的战斗机就基本都是上世纪就已经列装,本世纪也缺乏性能升级的老旧装备了,其中最老的F-15C/D集中于85年前后交付,16C/D则集中于90年,最年轻的15E也是92年93年服役的,这些飞机基本都已经到了寿命末期,会不会一个大过载机动解体了那都得看运气。
而我军即使不算新一代的空军三剑客,在新世纪的十几年当中也是量产了近700架歼-10/歼-11,同时从俄罗斯那里引进了100架苏-30系列的,这800架作为我军航空兵的中坚,同样也比美军目前除了最先进的五代机外的主体部分,要规模更大战斗力更强。这也就使得我军空军现在比起美军来,在战斗机这一领域里,总规模要略大,状态要新的多,技术水平也要高的多。
所以放在2022年,即使是美国人自己都开始逐渐意识到,美军过去长期占有的空军全面优势,实际上已经维持不住了。在空军特种机数量与质量上已经被我军拉开,在空军战术战斗机数量上同样也已经被我军反超,即使是抢跑了的新一代隐身战机,也即将失去增量优势而仅剩下存量优势;在F-22廉颇老矣,F-35供应链又反复遭遇问题的大背景之下,这种仅存的优势又还能存在几天,那恐怕对美军来说也不是很乐观。
所以美国防务相关的人士都对这种情况感到相当焦虑,而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军还在继续加大采购力度,132厂为歼-20准备的新生产线即将投产,112厂的产能提升工作也进行了一轮,以后的换装速度要比5年600架还要快的多;甚至在另一款五代机量产之后,两年三百架隐身机也不是梦里才有的事情。而美军那里想要跟上我军快速增长的步伐就是一个难题了,光是好几百到寿退役的战机,就能拖垮美军的换装能力。
传统上说,空军以及航空工业,是美国的优势项目,但现在这种优势项目都已经保不住了,自然就很让人怀疑,美国现在的军事霸权地位,还有几年能够维持;至于说美国的盟友们以及美国的海军航空兵,那我军可以将兵力集中在东南沿海方向部署,在一个方向上投入,美军能把欧洲中东等等全部放弃,把所有力量调集到亚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