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长感染新冠,曾密切接触拜登,莫里森也有危险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疫情面前,“拳头硬话语权就大”的丛林法则,不一定管用。

2020年,不可一世的特朗普,突然感染了新冠,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了不耽误大选,特朗普选择了快速治疗方案,然后重新回到了美国民众的视野。

2021年,前美国务卿、“洗衣粉”事件的主导者鲍威尔,因为感染新冠而不幸去世,小布什、奥巴马和拜登对此深感悲痛。

随后,德尔塔席卷了美国,拜登、哈里斯与布林肯都曾与确诊者有过接触,幸运的是没有被感染。

拜登或许没想到,2022年才刚开始,美国防长奥斯汀就感染了新冠,一块遭殃的,还有多名美国将军。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美国还没来得及打仗,俄军还没对乌克兰动真格,多名美国军官就被隔离了。1月2日,五角大楼透露,奥斯汀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美国防长已被证实确诊,目前正在隔离。美国防部表示,奥斯汀的症状不算很严重,接下来5天,奥斯汀都将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作为五角大楼的掌门人,奥斯汀身强体壮,年龄也不大,因此美国军方并不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让美国民众深感不安的是,奥斯汀密切接触过拜登,如果发生意外、拜登不幸感染新冠,结果如何是好?

得知道,拜登都快80岁了,身体一直都不太好,不久前还接受了手术,万一确诊了,少说也得隔离好几天。

到时候,白宫岂不是会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奥斯汀表示,自己上一次见拜登,是在2021年的12月21日,确诊后,美国防部第一时间告知了白宫。

问题在于,12月30日,几天之前,奥斯汀还去过五角大楼,并且接触了多名美军将领,还举行了会谈。至于这些美军将领有没有接触拜登,暂时还不知道。当下,白宫正在调查“奥斯汀接触了哪些人员”,以及“五角大楼到底有多少确诊者”。

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12天之前接触奥斯汀的拜登,不太可能因为奥斯汀而直接确诊,但不能排除美国军官感染新冠、紧接着接触拜登的可能。

说到底,这段时间,已经有7名美国军官被确诊了,在国会,14名美国参议员也感染了新冠,白宫也没少传出坏消息,拜登怎能不提高警惕?

截至1月2日,美国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5600万,且仍有持续、大规模增长的趋势。

福奇表示,奥密克戎已经取代了德尔塔,成为了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毒株,但暴风雨才刚开始,对美国而言,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接下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者,很可能再次创下新高,美国医疗系统或将面临灾难。

因为奥密克戎持续肆虐的原因,白宫不得不要求美企增加检测试剂的供应,但却被美企以“办不到”为由给拒绝了。不得已之下,拜登只好告诉50州的州长,白宫已经尽力而为了,能不能阻止奥密克戎肆虐,还得看各州的具体表现。拜登的这番表态,与上台时的那句“必将成功控制疫情”,可谓大相径庭。

特朗普认为,现在的拜登已经失去了信心,脑子里只想着怎么甩锅给各州,美国民众对拜登感到很失望。

值得一提的是,与拜登一样,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也成为了“密切接触者”。

与哈里斯和布林肯不同,与确诊者密切接触之后,莫里森既没有接受隔离,也没有进行核酸检测,只是处于“被监测”的状态。

至于莫里森到底有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谁也不知道,因为莫里森拒绝接受核酸检测。

这不由得让人疑惑不已:莫里森到底在耍什么招数?

最后,且聊3个粗浅的看法吧。第一,对于疫情和变异毒株,很多美国人选择了躺平,英法德也不缺少这样的人,但这不意味着拜登、约翰逊和马克龙无动于衷。

疫情持续肆虐下去,最终遭殃的,还是无辜民众,如果彻底失控,美国经济也会面临困境。

说到底,美英法德也不缺少明眼人——拒绝封锁的抗议者很多,但要求保持距离、戴口罩出行的民众也不少啊。

如果真不在乎疫情,拜登和马克龙也不会这么着急了。

第二,美国还是那个美国,不会因为换了个总统就发生变化。特朗普执掌白宫时,拜登没少讽刺特朗普“好高骛远”,但在2021年,美国疫情比2020年更加糟糕,对于拜登的劝告,部分美国民众都懒得搭理。由此可见,美国疫情肆虐不能只怪白宫,美国民众同样难辞其咎。如果美国民众出去都戴口罩、严格遵守防疫方案,又何止于此?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第三,拜登与莫里森的确得小心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世界看清了美英法澳“外强中干”的真实面目,不可否认,美国实力仍然强大,英法德仍然是老牌强国,但这不意味着美英法德可以应付一切挑战。

从始至终,世界局势都是变数不断的,300多年前,世界还没有美利坚这个国家,数百年后,美国引以为傲的霸权主义,没准早就成为了过去式。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大国兴衰都是常态,没有谁能永远延续霸权,包括美国。

疫情仍在扩散,对拜登、莫里森和约翰逊而言,当务之急仍然是阻止疫情肆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多长点心吧,美英澳大利亚。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