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日前报道,军方消息人士称,歼-20B克服了敏捷性等问题,相关技术已成熟,推力有所提升,目前已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这一消息,将国内外的关注点再次聚焦到了对空作战层面。
其实对作战要想具有领先优势,不仅要有先进的隐身战机,隐身战机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总揽全局的“头脑”——那就是空中预警(管制)机,它不仅能够提供早期预警,还能持续发布指挥、控制及作战管理的功能。
有了预警机的配合,隐身战机的空空作战才会更得心应手。
而目前中国在预警机方面的技术研究尚不完善,中国自主研制的二代和三代预警机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隐身机体探测能力有限。其中空警-2000只生产了5架。
据悉,未来中国空军计划,将以运-20作为平台发展下一代大型预警机,而运-20已经过多次改良,空警-3000也即将来临。
据悉,空警-3000主要的改进在于加入了X波段数字雷达阵列,能够探测到300公里范围内的隐身战机,还可以引导导弹攻击、指挥战机猎杀敌方隐形战机。
目前这项数字雷达技术主要运用于反隐、反潜任务,052D上就安装了这类雷达。此外,空警-3000结合了三代机空警-500的制导能力,能够从引导战机飞向目标开始,直到雷达锁定目标,都全程参与。
中国自主开发制造的二代大型预警机是2003年首飞,07年服役,09年阅兵上展出的空警-2000,代号“主环”,具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能够有效探测前、左后、右后方470公里的距离。
配合机首下部的对地多普勒探测雷达,使得空警-2000成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空对地探测的双效预警机。
空警-200是05年首飞09年阅兵服役的第二代中型预警机,代号Y-8,同样装备AESA雷达系统,另有腹面穹顶传感器。
第三代是空警-500,2014年首飞,15年服役,是世界上首例采用数位列阵雷达的预警机,对比中型二代机空警-200,空警-500的动力方面有重大改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提高,协同作战时间也就更长。
与空警-2000相比,吨位小、起飞距离短,适合局部作战,可部署范围扩大。
“全球安全”网消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于2019年7月16日发布的文章称,未来的预警机将变得形态稳定,即是说,天线和传感器将融入飞机机身,并指出,这有助于改善战机空气动力机能及其隐身能力,并增加有效荷载。
而传统的预警机的雷达探测装置都是额外加装的,一位要求匿名的军事专家曾告诉《环球时报》,这种结构将产生额外的空气阻力,反射更多的雷达波,使飞机更容易暴露。
文章表示,未来预警机的雷达在扫描识别目标方面,也将更智能,同时能够独立保障自身不受外界干扰,并且,在分配资源方面会更人性化。
文中提到,中国最大的雷达公司表示,未来的预警机可能会采用无人机机型,增加数据传输和智能化操作。如果没有机组人员,该类飞机可能会更小、更隐形。
相信,未来空警-3000配合歼-20B作战,将会成为敌方隐形战机噩梦般的存在,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