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军网近日报道,最近在属于青藏高原的祁连山脉地区,歼10C战斗机组织了夜间野外飞行战斗训练。在此次训练中,涂装”大红鹰”标志的歼10C战机则格外引人瞩目,这也象征着中国空军的王牌。”大红鹰”再上高原,也凸显了对歼10在高原这种特定环境下,战力培养的重视。
图中显示,在起飞之前,飞行员和空军地勤人员一道,对歼10C战机进行了例行检查,随后机舱盖关闭,飞行员将战机开至机场跑道上。在夕阳的映衬下,待飞的歼10C战斗机,颇有一番老将出马般的气势。
作为歼10改进型的歼10C,一个重要改变就是,歼10C在机舱盖前方,加装了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歼10C使用的是长波红外传感器光学窗口,这种窗口并不耐受磨损,故而是背面朝外的姿态,作用是起降时尽量避免迎风的状态。
不久前在一组歼10B训练的照片中,光学窗口上出现了小的磨损,这也是常年训练导致的结果,并非保养上的问题。而这种细节也显示了歼10B/C,为了打造远程探测能力的不遗余力,相比另一种中波传感器,虽然长波传感器稍显脆弱,但是其相对强大的探测能力,让其在战场上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法国的阵风战机,采用的则是比较另类的”前扇区光学系统”,该战机的这种设计,集成了热成像、电视以及激光系统,这也让其红外探测系统得以最大优化。
不过歼10C在面对阵风战机时,仍然有两大战力优势,一是可以依靠自主生产,数量多,而印度只有少量进口。二是国产武器种类丰富,印度阵风战机的武器装备则十分有限。
歼10产量据说已超过500架,高原方向可以部署不少,轮换部署也很充裕。而且一旦战损,战机也可快速生产补充,包括发动机也已完全实现国产。而印度阵风,首批订购的36架交付都拖拖拉拉,接装头一年还在磨合状态,发挥不出多少战力。
歼10C加装了新型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而印度阵风战机用的还是合成孔径雷达,加之歼10C还有体系化的预警机支持,而印度的远程空战武器和预警机还未能自研,印度想光靠阵风战机打开局面,恐怕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