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拍到在造船厂里的075两栖攻击舰的甲板上,出现了一款无人直升机的模型,而这款无人直升机模型又与之前在054A护卫舰上曝光的无人机在直升机有些许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075两栖攻击舰是目前海军最强的两栖攻击舰,作为一款被称为准航母的“小平顶”,075两栖攻击舰的舰载机永远是一个相当被网友关注的话题,而对于这样一条大舰,心心念念的垂直起降舰载机完全没消息,只有这么个无人小飞机,075的战力对比其他强国的小平顶,有多大差距呢?
图:多年以前海军就有用于侦察的舰载无人机了。
很多网友认为,像075这样的大型两栖攻击舰,如果能搭载类似于F35B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可以拥有较强的制空能力,让两栖攻击舰能更好的独立完成任务。实际上,对于两栖登陆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两栖登陆战作为一种复杂程度极高的战役形式,最为重要的就是严密的组织,包括登陆舰,航空兵,护航舰队,后勤补给和情报支援等要素必须要完美融合到一起,在这一过程中,海军航空兵控制登陆场附近的制空权是优先级极高的任务,因为一旦失去制空权,登陆行动就一定会失败,在复杂作战环境下,让两栖攻击舰单独执行制空任务可以说是比较可笑的,而且作为以提供立体登陆为主要任务的两栖攻击舰来说,尽量投送多的部队上岸稳住阵脚才是第一要务,就算搭载了F35B的美军,在正常情况下其垂直起降战机的配置比例也很少,其两栖攻击舰的航空作业能力也要更多的倾向于运输。
图:美军的两栖攻击舰日常也是以带运输机为主。
在两栖登陆之前的火力准备中,各种打击手段应该尽可能的敲掉敌方滩头及一定纵深内的敌方工事及交通结点,但受到武器射程,空域可容纳的战机数量等因素的制约,这些目标在战时未必会百分之百被清除,加上敌方机动力量的反扑。在战时进攻方满足取得制空权和制电磁权的刚需后,需要以小搏大的登陆部队更需要的是足够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和对地面目标的快速打击能力,而对于海四代还未上舰,舰载航空兵力量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武装直升机和用于战场监视的无人机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分担舰载战斗机的压力;举个例子,如果舰载航空兵需要同时完成争夺制空权,对地精确打击和战场监视三项任务的话,可能需要4-8架飞机同时在战区上空盘旋,但如果两栖攻击舰上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能接手后两项任务的话,在任务区内停留的舰载战斗机数量就会减少到2-4架,而单个架次的巡逻时间还可能会延长,这就节约了宝贵的舰载机飞行架次(包括伙伴加油浪费的架次),对于登陆行动的持续作战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从这一角度看,能搭载重直(直8宽体),武直和侦察无人机的两栖攻击舰,其战力在当前需求下是完全合格的。
图:直8宽体和武直10才是075在登陆战中的运输/打击主力。
有网友质疑,075如果没有垂直起降战机,就无法当作小航母去客串航母,当前我们的航母本来就少,再被两栖攻击舰拖累,会更不够用。其实两栖攻击舰客串航母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舰队的支持能力,包括指挥,态势感知,医疗支援甚至特战这一套,其二才是航空打击能力,目前看,以我国的造舰水平和电子技术,075满足这两点中的前者,带着远洋舰队去执行撤侨,护航,平叛,甚至低烈度冲突的能力已经足够,而这些任务也基本上涵盖了一般海军远洋任务的绝大多数,毕竟075不是用当世界警察,放眼全球能有效维持固定翼飞机飞行能力的国家也不多,在未来要踏足印度洋上和非洲就更少了……
图:像撤侨这种任务,075比054A甚至071都要强得多。
至于两栖攻击舰的航空打击能力,毕竟辽克星敦和山拉托加两舰加一起都未必打得过一条满载F35B的两栖攻击舰,舰载机有代差是必须要承认的事实,航母都搞不定的事,让两栖攻击舰去搞那岂不是天方夜谭?而且以我国目前的两栖攻击舰数量来看,话大精力为其研制并生产少量垂直起降隐身机也不现实,当然这种缺憾只是决定了两栖攻击舰的战力上限,而不是军舰的战力是否合格(毕竟对两栖攻击舰需求更高的法国人也是用西北风当航母用),在2020年抄一个蹩脚的亚音速海鹞出来意义不大,更何况两栖攻击舰相比于航母在航速上和航空作业能力上都处在弱势,在舰载机没有代差的情况下,高烈度对抗中的战略机动性和战斗力都是要低一截的。
图:同样搭载隐身机,两栖攻击舰是打不过正经航母的。
实际武器装备就是这个样子,最适合自己的,当前最急需的装备,才是最应该优先发展的重点。
图:不作世界警察,但在岛链以内,这就足够讲道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