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巴基斯坦确定进口中国歼-10C战斗机的消息,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此事出自巴基斯坦内政部长谢赫·拉希德·艾哈迈德之口,可信性颇高。据他透露,“25架歼-10C,将出现在2022年3月23日的巴基斯坦国庆阅兵式飞行编队之中”。按照计划,巴空军将订购2个中队的歼-10C,共计36架。有消息称它们将配备中国涡扇-10“太行”发动机和PL-15远程空空导弹,并可与JF-17“枭龙”Block3型战斗机共享电子设备和武器。关于“歼-10出口巴基斯坦空军”的传闻,已经存在了相当久的一段时间,在2006年左右,就出现了“巴空军有望进口歼-10A”的消息。甚至还有人称,巴基斯坦方面已经给歼-10起了“JF-20”的代号。如今,部分歼-10A已经开始退役,歼-10C也不再是中国空军最先进的国产战斗机,而巴基斯坦空军终于有望获得这型战机,此事确实值得好好谈谈。
仅从装备性能来看,歼-10A刚刚出现时,对巴基斯坦空军的吸引力的确不小。2003年时,歼-10A开始装备人民空军,中方在约10年后才允许该型机出现在可出口武器清单上,说明这款战斗机对解放军有着极大的价值,国内产能必须优先应用于列装本国军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巴基斯坦等潜在用户国获得歼-10的时间。
当然,巴方的预算和支付能力较为有限,也是该国军队难以从外部获得大量先进装备的一大原因。与经济基本盘更大、采购能力更强的印度相比,巴基斯坦的军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沙特等国的军援支撑。同时,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备压力存在于陆海空各个领域,巴军各军种对有限的军费“争夺”颇为激烈,也使得各项采购案迟迟难以推进。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长期使用欧美战机的巴基斯坦空军,或多或少地对中国国产战斗机有一定的轻视心理。毕竟,巴方此前进口的中国歼-6、歼-7和“枭龙”,在巴空军的定位都是相对低端的制空和多用途战机,而高端制空战机基本都是美制产品。考虑到早期型歼-10在配套武器和航电设备等方面,确实一度略逊于欧美先进水平,以及发动机依赖于俄罗斯提供的AL-31,故巴空军自然很难下决心进口。
但如今,歼-10C已经是一款十分成功的先进三代半战机,100%实现了自主生产,且基本满足了解放军换装工作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比该型机更加强大的国产战机,故歼-10C自然可以十分从容地对外出口。
从巴方宣称歼-10C可以与“枭龙”共享航电设备与武器来看,我们出口给巴空军的歼-10C很可能是“减配版”,毕竟原装的歼-10C在航电设备方面强于“枭龙”Block3。如此想来,这或与巴基斯坦“囊中羞涩”有关,不过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未来的更新升级解决。面对已经获得了法国“阵风”战机的印度空军,歼-10C有望成为巴基斯坦空军麾下的最强战机,甚至取代美制F-16的地位,进入巴空军“高端制空机”的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