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军短期内难以指望“阵风”助阵
【每点新防务(1110期)·6月18日】:2019年10月8日印度国防部长亲赴法国,在法国国防部长陪同下,一同在达索公司飞机工厂出席了向印度交付第一架“阵风”战斗机的仪式。这意味着,印度空军期盼多年的36架“阵风”战斗机,将陆续进入印度空军,为印度制定的“同时进行两线作战”目标服务,以求达到压制巴方F-16、JF-17“枭龙”和中方歼-11B、歼-10、歼-16的目的。而结合现在印度在边境地区挑起的事端来看,去年接收第一架“阵风”似乎给印军打了一针“鸡血”,使得其错误的认为仅仅依靠这种“3++”代的战术飞机,就可以将人民空军“挑翻在地”!
但现在我们姑且不讨论印度空军即便到手全部36架“阵风”后,是否就具备了在边境附近“碾压”中国空军的实力,只看看其是否能够及时得到这36架“阵风”战斗机吧!按照印、法两国间的协议,全部36架阵风战斗机将分2大批交付印度空军。首批18架按照计划将在2021年2月前交付,剩余18架则于2022年4、5月间交付。但首批次18架又被拆分成几个小批次交付,第一次法国原计划在2020年5月前交付4架阵风战斗机,但因为全球疫情影响,使得法国达索公司的生产计划因停产而受到影响,并且因为交付的4架阵风是要直飞印度的,但现在如果要横跨多个国家空域似乎也难以协调。
这一批4架阵风战斗机中,就包括去年印度国防部长亲赴法国达索接收过的一架在内。但在眼见5月已经过完,而法国与印度国内的疫情则丝毫没见遏制的迹象,如果要等到疫情都得到控制、各国空域放松管控后再向印度交付,恐怕印度会等不及。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印度不断催促下,法国在6月初表示会按时向印度交付4架阵风战斗机,时间为7月底之前。但在因为疫情影响而推迟后,印度总算等到了法国的交付时间表,但是否能在7月底之前真的到手这4架阵风,恐怕还是需要印度各路大神保佑吧——要知道在法国还有一大批印度派去接收培训的飞行员、后勤与其他人员滞留,如果这些“宝贝”被感染的话,恐怕阵风飞回印度也只能在机库里“趴窝”了!
印度空军装备“阵风”的2大用途
按照印度空军的规划,这36架阵风战斗机将在全部到手后,就拿来组建2个新的战斗机中队。而之所以印度空军当年选择购买36架阵风战斗机,就是因为印度空军的每个中队满编就是18架战斗机。而这2个新组建的阵风战斗机中队,将被印度空军视为“尖刀”部队,而“尖刀”自然要用在“刀刃”上——这2个新组建的阵风战斗机中队,将代表印度空军最强战斗力而被分别部署到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边境附近,其用意是昭然若揭的。但阵风战斗机虽然优秀,对阵巴基斯坦空军可能还有优势(在我方不提供情报支援的前提下),但在与中国空军歼-16、歼-10C等对阵时,恐怕心里还是很没底吧!
其实对于印度空军当年取消了126架阵风的采购合同,最终只购买36架的行为,不少军事专家都比较迷惑。原本当年印度空军招标采购126架多用途战斗机时,就是要用其替换印度空军中已经老旧不堪的米格-21战斗机,但从2004年招标到2019年交付第一架阵风战斗机,这15年的等待时间竟只能更新36架战斗机(当然这一段时间印度也在逼迫空军购买了一批国产“光辉”战斗机,并追加了苏-30MKI的采购),并且均价高达2亿多美元,差点导致莫迪政府下台。但其实从印度空军将这36架阵风都部署到与中、巴接壤的边境地区,就可以看出其主要不是用于空战,而是另有他用。
据法国达索公司称,印度订购的这36架阵风战斗机之所以均价远超F-35,是因为印度执意选装或单独开发了不少专用设备,比如整合以色列头盔显示器、雷达警告接收器、低波段干扰器、10 小时飞行数据记录、红外线搜索和跟踪系统等功能。但达索公司没说的是:其实印度最看中的就是阵风可作为其空中核打击平台的潜在用途。因为之前印度的空中核打击能力就是由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实现的,而阵风战斗机作为法国空军的核打击平台,自然具备在日后从幻影-2000手里接过“空基核打击平台”重任的能力。所以,如果这样算账的话,均价2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似乎也没有那么贵了!
印度空军依靠“买买买”能与我对垒吗?
但印度空军难道就想凭借着数百架老旧战斗机和不到300架苏-30MKI,以及区区36架阵风战斗机,就想同时获取巴、中两国边界的争端优势吗?恐怕印度空军再自大也不会有这种想法,要知道争端涉及的“三方”都是有核国家,并且国土都是相互临接,所以在不可能动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常规作战力量将是决定“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空军在高原附近基地都部署了些什么战机,想必大家这一段已经从网上都了解的七七八八了吧。印度空军现在想凭借苏-30MKI和升级版幻影-2000,外加预警机就像“武力干预”,恐怕还是想多了。
印度空军其实也意识到这一点了,于是在近几年一直在推进着招标采购项目,最近被美国网站报道了有难度空军对未来35年的庞大战斗机采购计划。据印度空军司令表示:在未来35年中,印度将采购450架各型战斗机,并部署在北部和西部边境。除采购114 架中型多用途战斗机外,印度还将增加采购36架“阵风”战斗机、100架“先进中型战斗机”和约200架 LCA“光辉”系列轻型战斗机。从此可以看到,印度空军为了迅速弥补与我国空军的悬殊实力差距,再一次用上了“买买买”技能。并且要将这450架“新锐”(肯定是新的,但“锐”不“锐”就难说了)都部署到中、巴边境的基地中,以求夺取该地区的空中优势。
可以说印度空军的想法是好的,在本国无力研制高级战斗机(隐身战斗机)、低级战斗机也玩不灵(“光辉”战斗机)的时候,除了向发达国家直接花钱购买以外,还真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毕竟我国也曾因为沈飞产生有限,而买了24架苏-35来应急。但我们可真的只是单纯的“应急”和“支援”俄罗斯,不像印度直接依靠外购来维持本国空军的发展。可以说如果外国对其零件或弹药进行“断供”,那么印度空军全部“趴窝”也不是不可能事——印度自己为苏-30MKI制造的配件已经导致了多起事故;而不少低级弹药印度每年依旧需要大量进口。
但话又说回来了,以印度的工业基础与员工素质,把苹果和富士康都坑哭了,就不要指望其在半个世纪内能独立研制高技术战斗机了。这或许也是印度空军制定长达35年采购计划的原因,但这种时间跨度超长、涉及国家与政治问题多如牛毛的大宗采购项目,世界上也只有印度敢想、敢干。啥也不说了,祝福“三哥”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