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很多人都将目光放在 华为身上,看着华为从被打压,到新品的发布会,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的挫折。
从一开始,美国就打算在5G领域对华为进行打压,毕竟在5G领域华为已经展现出不俗的实力。5G专利技术达到了4411件,并且获得了91份5G商用合同。
后续遭到的打击都让华为损失了海外市场业务,海外的华为手机不能再继续使用谷歌GMS服务。接下来很可能会对华为芯片业务作出限制。华为太难了,美国这次又有了新目标,入股全球最大光刻胶生产商。
华为芯片基本得到解决
虽然美国打算禁止所有包含美国技术的企业禁止和华为合作,但并不代表华为没有底气。目前华为芯片业务很大一部分都是经由台积电代工,如果没有台积电的支持,那么5nm和7nm的工艺芯片都没办法继续进行。
不过华为还是传来了好消息,芯片业务已经不需要太过依赖台积电了。之前华为有发表消息,砍掉了台积电5nm芯片订单的代工业务,并且和中芯国际合作的麒麟710A芯片也面世了。
很多人感到不解,5nm芯片是未来5G重要的芯片保障,让5G手机厚度更薄,性能更好。是每个手机厂商都争相抢购的,即便是苹果也不能失去台积电的5nm芯片代工业务。但是华为却砍掉了这部分的订单,说明华为是有一定的准备。
5nm芯片业务可以依赖韩国三星,三星的EUV光刻机在6月底就能完成建设,并且投入生产,保证华为的5nm芯片需求。因此芯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美国的新目标
不过美国又有了新目标,美国对冲基金ValueAct Capital投入了21亿人民币,入股了日本JSR公司。
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机原材料生产商,这投入的21亿尽管只占据了7%的股份,但是很难保证后续不会进行跟进。这次美国将目标放在了光刻胶上,虽然不能确定会有什么针对华为的打击措施,但是在这期间,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能不防。
保持警惕,提前做准备才能应对事情的发生。估计很多人对光刻胶这类名词不太了解,也不明白光刻胶的重要性。
光刻胶的重要性
因为近年来,各大科技企业对集成电路都有非常大的需求,也促进了光刻胶的研发和应用。它是制造芯片的核心材料,至于芯片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了光刻胶,那么半导体制造就会失去重要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没有光刻胶,就不能顺利生产芯片。芯片是进行运算的承载工具,而光刻胶就是保障运算的材料。芯片的生产又决定了华为是否能够继续开展设备的研发。
而日本JSR公司所占据的光刻胶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就算是台积电,三星也是JSR公司的客户。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光刻胶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美国为什么会入股JSR公司,如果真的被把控住光刻胶的命脉,那么针对华为就非常简单了。台积电、中芯国际、三星等等任何能够为华为提供帮助的芯片企业,都将会失去华为这个客户。
总结
尽管这是最坏的打算,但从美国之前做出的事情来看,并非是不可能的。断供GMS服务,美国30多家核心供应商的集体断供,还有华为在美国通讯设备的更换等等,都让华为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尽管都被华为克服了,也找到了应对措施,但是美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华为真的是太难了,美国这次的新目标确实是让华为意想不到。
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强则华为强
现如今的华为,在国际上更有一席之位,与苹果一争高下。而这些成功,是离不开技术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正确”管理“和”决策“才有了现在的华为。
华为的成功之道就是”用好人,分好钱”。当然,这也少不了任正非的决策,这些都写在了“华为四册”中。
清晰的方向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
任正非说:“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华为从一个作坊式小企业成为全球知名企业,靠的正是它不断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和秘而不传的工作方法,想要真正学习华为公司的创业精髓,可以读读四本书:《华为工作法》、《华为管理法》、《华为内训》、《华为经营法》
第一本《华为内训》:华为经营管理内部培训手册。任正非创立华为后,在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借鉴、运用了各种哲学思想,并形成自己特有的哲学体系,正因为这些哲学思想,让华为变得更加独一无二。
第二本《华为工作法》:华为公司25年来的核心工作法。从华为的发展过程中的案例,着重讲解华为公司的目标管理、工作执行、工作原则、工作态度等情况。
第三本《华为管理法》:再现华为内部核心管理理念和法则。翻开这本书,领略华为成功的核心因素,洞悉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团队管理、人才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细节管理等等,无不涵盖 。
第四本《华为经营法》:深度解析华为的创建历程及发展经验,结合任正非在企业经营上的真知灼见,与创业者、经营者分享华为的成功之道。
本套书立足于华为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发展过程中的案例、华为人的经验与任正非本人的内部演讲出发,全面涵盖华为的团队管理、人才管理、绩效管理、项目管理、细节管理等多个方面。
从中提取、整合相关的工作法则和实操方法,从而帮助阅读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工作的本质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