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交付1500輛坦克,俄軍又有大動作,援烏的西方坦克要慌了?

俄軍將塵封多年的T-55 、T-62坦克送往前線的消息還未平息,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聲稱,俄羅斯坦克工業將在2023年交付1500坦克的新聞,又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平心而論,俄軍裝甲部隊在近400天的戰鬥中表現並不出眾,尤其是有當年蘇聯裝甲洪流作為參照的情況下,俄羅斯陸軍更是顯得缺乏豪氣。如今歐美已準備向烏軍提供“豹”2、“挑戰者”和M1A2等西方先進坦克,雙方作戰範圍也相對狹窄,俄軍坦克部隊能否在新裝備支援下,打出幾個精彩的現代坦克戰例呢?

▲波蘭已經向烏克蘭交付了首批“豹”2A4

首先要說明的是,雖然包括美國《Military Watch》網站在內的不少媒體,都將梅德韋傑夫提到的“交付1500輛坦克”,解釋成交付1500輛嶄新的T-90M。但實際上在俄軍規劃中僅有200-300輛是T-90M,這也是僅有的全新坦克;其次是大約400-500輛T-80BVM和T-72B3M,這主要是對保存狀態較好的坦克進行深度改造;接下來是大概400-500輛T-72淺度改進型號;最後是200-300輛T-62和T-55。這些坦克並不會一股腦直接交付作戰部隊,而是按照部隊精銳程度/戰場表現,配發不同水平的裝備。其中T-72淺度改進型號和T-62、T-55,與前幾日外界發現由鐵路運輸的舊式坦克一樣,主要作為二線部隊訓練裝備和前線移動工事使用。

▲梅德韋傑夫訪問俄羅斯坦克製造車間

畢竟現在距離T-62、T-55服役的時間已經過去幾十年,這些庫存坦克的狀態極為堪憂,即使俄羅斯坦克工業能解決一系列技術問題,將其升級到可用程度,也很難為這些停產坦克找到足夠的零部件來維護。因此,像某些文獻中提到的極端情況並不會發生,俄軍也從未打算將這些“老傢伙”送到一線去玩命,T-90M、T-80BVM和T-72B3M才是俄軍倚為長城的核心坦克型號。從實際表現來看,三者中T-90M的損失比例更低,戰果也更突出一些,這或許是由於其裝備部隊比較精銳,外界的關注度也更高,但其確實稱得上是俄羅斯近年坦克發展的巔峰之作。

▲前線俄軍T-90M裝甲車隊

俄制T-90系列坦克其實本質上是T-72的深度改進型號,當年烏拉爾機車廠推出改進版T-72BM時,認為其火控系統是個弱點,於是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催生了著名的“188工程”坦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又以海灣戰爭T-72覆滅為教訓,進一步升級了“188工程”的防護系統,最後賦予了全新的編號——T-90。俄羅斯陸軍裝備了T-90系列的早期型號:T-90、T-90A、T-90AM,並發展出像T-90S這種外貿型號,而T-90M則是這些T-90系列的集大成者。以外界更熟悉的俄軍戰鬥機發展過程為參照,T-90就相當於蘇-27,而T-90S地位與蘇-30MKI相當,T-90M自然就算是俄羅斯陸軍的“蘇-35S”。

▲出口印度陸軍的T-90S

這種以外貿裝備性能為基礎,融合自身需求和新技術的模式,是俄羅斯軍事工業發展蘇-35S、T-90M、S-400和米格-29K的典型策略,效果也確實不錯。在消耗大量資源卻連戰場都不敢上的T-14襯托下,T-90M的表現已經很亮眼,如今不斷增加的產能和頻頻流出的一線戰鬥畫面,也展示了俄羅斯陸軍對其的認可和信賴。鑒於俄軍目前依然掌握着空中優勢和戰場主動權,未來T-90M應該是有小規模與西方先進坦克交手,甚至是戰而勝之的機會。只不過,無論是200-300輛T-90M,還是600-800輛三代深度改進坦克,都無法改變俄軍裝甲部隊在烏克蘭戰場的大局。

▲T-90M整體表現還算不錯

作為師承蘇聯的武裝力量,俄羅斯陸軍繼承了前者高度重視坦克兵和空降兵的傳統,像空降兵出身的瓦列里·阿薩波夫,之前能以中將銜出任俄羅斯陸軍第5集團軍司令員的情況,在其他國家軍隊中是極為罕見的。但這在俄軍中屬於常態,甚至大部分陸軍高級指揮軍官,都有坦克兵或者空降兵背景。這種情況造就了俄陸軍坦克部隊、空降部隊的精銳,也使得其普通步兵的表現並不理想。再加上俄軍後勤補給不得力,導致裝甲部隊零部件、維護設施供應不暢,現代裝甲部隊作戰的三大要素已經三去其二(優秀步兵輔助和充足後勤供應),僅剩前線坦克部隊素質還堪一用。

▲被擊中側裙後安然返回的T-90M

這種尷尬的情況,使得俄羅斯諸多裝甲部隊雖然歷史不凡,表面技術裝備也算得上是出色,但就是打不出當年蘇聯裝甲部隊反攻德軍的豪氣。如今俄羅斯坦克工業計劃提供的數百輛主力坦克,看似能基本彌補前線部隊的損失,但不解決根本問題是不可能贏得大規模勝利的。就如同梅德韋傑夫在24日說的那樣,“與俄羅斯交戰的不是烏克蘭政權,而是北約”。如果沒有美國提供的上百萬發炮彈,烏軍大口徑炮彈應該早就消耗殆盡且無力補充,假設沒有北約提供的情報支援,烏軍對克里米亞半島的一系列襲擊,也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看起來對比烏克蘭優勢巨大的俄羅斯軍隊,在前者得到北約的軍事庫存和生產體系支援後,實際上已經不可能贏得消耗戰的勝利。

▲西方對烏軍的援助數量極為龐大

因此,目前俄軍也只能在少部分區域集結優勢兵力,通過精銳部隊實現對當面烏軍的局部勝利,這一點特別是在未來俄烏雙方都得到先進坦克的充實後,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一方面,摧毀烏軍裝備的西方坦克對打擊對手信心至關重要,對俄羅斯坦克口碑也有很大好處。另一方面,雙方和談已經是大勢所趨,零星勝利雖然不能扭轉大局,卻也有助於談判桌上的交鋒。而對外界輿論來說,這是值得反覆熱議的經典時刻,即使並不能真的改變戰爭結果,也已經是俄羅斯能做的極限了。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