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俄乌冲突已经打了近一年的时间了。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最可怕和血腥的。因为以往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到美国那种以大欺小的降维式战争,战争的结果其实是一边倒。而这次,乌克兰抵挡住了俄罗斯的进攻,而且双方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打成了僵持的局面,导致双方伤亡惨烈。目前,经过一个冬季的沉寂,随着春天的到来,俄乌双方的新一轮血战即将到来。
首先,我们先说说,俄罗斯在乌克兰到底有多少部队?在过去的一整年的时间里,说到俄军的表现,人们必然要提到一点,就是俄军的兵力不足。军改后的俄罗斯陆军,是一支由合同兵组成的职业化军队,但进入乌克兰的总兵力仅有15万。加上东乌民兵,这个数字才可能接近20万。而乌克兰经过全民动员,组织了一支近100万的军事力量,排除掉守备部队,其主力部队已然接近70万之众,从而形成了对俄军的绝对兵力优势。
俄军损兵折将后,一度非常危险,而普京也不得不宣布局部动员30万部队。根据乌克兰情报部门的说法,现在停留在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应该还有32万之多。而后续的俄军部队还在开进,俄罗斯的计划是集结50万兵力,将在新的一年发动新的攻势,稳住东乌的局势,逼迫乌克兰进入谈判。
这里我们要说,50万俄军,乌克兰可谓压力山大,如果武器再比不过,乌军的防线就可能会被俄军再次多点突破。
那么,俄军会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呢?分析认为,2月底应该是俄军发起进攻的窗口。因为这是进攻乌克兰的周年,2月23日也是俄罗斯的“祖国保卫日”。普京极有可能在2月底发起新一轮的全面进攻。
对此,为了挡住俄军,乌克兰方面也在积极调兵遣将,但乌军会选择以逸待劳就地防御,还是抢先发起进攻,就得看乌军指挥层的智慧了。北约也开始扩大军援,从某种角度证明了俄军发起攻势的可能性,因为他们怕乌克兰战败。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欧美国家迅速通过了援助乌克兰主战坦克的决议。这个决议很是说明问题,因为去年战事最危急的时候,乌克兰扯破嗓门要坦克,北约也没给,说怕战火扩大。
而现在,北约和美国居然主动送坦克上门,这难道不奇怪吗?唯一的解释就是,欧美的情报机构已经侦察到了俄军可能的大行动,评估后觉得如果不加大支援,乌克兰很可能会战败,那个时候欧美的所有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所以,美国和欧洲国家开始加大援助,迅速把重装备调入乌克兰,至少要保持和俄军的平等战力。但这样看来,春季的战斗将会更加血腥,因为俄乌双方可能都无法迅速压倒对方,从而再次形成类似于一战的战场绞肉机。真心希望这场战争早些结束,毕竟生灵涂炭,受苦受难的都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