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消息!中国三大枪械设计厂合并,科研实力将再度提升数倍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轻武器研发领域逐步形成了“央企派”与“地方派”齐头并进的局面。由于受到相关政策、体制等传统因素的影响,这种局面并不能充分发挥资源集中的优势,导致很多项目研发效率低下。在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组正式启动。其中,我国在枪械设计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三家轻武器企业建设厂、长庆厂和长风厂就完成了合并,目前仅剩下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建设集团(原建设厂)。在这样的格局下,我国轻武器行业竞争也弱化到了建国最低水平。

传来消息!中国三大枪械设计厂合并,科研实力将再度提升数倍

尽管说,军工企业属于核心工业体系,轻易不能对民用市场开辟。但一直以来,我国一些依托地方政府建立的民用军工厂,由于相关机制灵活,反而能进一步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和创造力。仅仅是在警用枪械方面,地方民用军工企业就曾经研发出NP34、NP42等多款产品。从相关测试评估结果来看,这两款警用手枪在性能上丝毫不弱于“央企派”研发的92式。因此,国内很多警察机构一度提出以此部分替换92式手枪的建议。然而,这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并且引发了互联网上声浪很高的热议。毕竟,作为国家暴力机关配备的警用手枪,居然失去了“国字号出品”的标签,很容易引起各种非议。最终,这个方案也是草草结束。

其实,在早期国内兵工企业林立的时期,就连“央企派”本身也存在着不小的竞争关系。特别是在轻兵器领域,建设厂、长庆厂和长风厂堪称三大巨头,三家企业均实力不俗,且各自拥有所长。在很多时候,军方提出项目招标后,三大企业基本上都会参与竞标,并各自拿出设计方案。这种良性竞争机制,的确极大地推动了国产武器研发的速度和效率。

传来消息!中国三大枪械设计厂合并,科研实力将再度提升数倍

纵观我国轻武器研发历史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的整装采购,到参考苏联进行仿制,再到后来的独立设计,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受到西方国家封锁打压的艰苦环境下,几代军工人员经过不懈的坚守和付出,在终于实现了巨大突破,并且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充满中国元素的轻武器家族。这其中,无论是建设厂、长庆厂和长风厂所属的“央企派”,还是众多规模、实力不等的地方军工企业,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传来消息!中国三大枪械设计厂合并,科研实力将再度提升数倍

随着三家轻武器企业合并重组,毫无疑问,就产业规模和整体实力来看,短期内国内将再无一个企业,能够与重组后的建设集团相媲美。事实上,建设合并三大枪厂的战略实施,也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不得已而为的结果。在2014年10月建设与长风合并之前,作为三家企业中生存状况最好的建设集团,其发展形势其实并不乐观,已经遇到了很大的瓶颈。与其相比,拥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长风尽管属于国家动态保军企业,但受到市场冲击,其缺少军工产品资质、军品边缘化的弱势被不断放大,加上改革调整力度不够,整体的经营发展已经亮起了红灯。同样,在2018年长庆厂加入合并体系之前,同样受到了产品研发、资金链、市场客户三方面的巨大压力。最终,三厂合一的结果,可以最大限度保留了产业基础和人才团队,也通过资源整合与整体改革,形成了统一合力。

目前来看,中国三大枪厂合并成一家,的确让行业内部的良性竞争优势有所削弱。但从中国军工产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整合抱团依然是大势所趋。因此,这把双刃剑到底会给中国轻兵器研发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还需要时间进一步去验证。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