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份最新报告宣称,中国于今年5月新服役两艘094型战略核潜艇,使美国本土遭到核打击的风险大增。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这份报告已经把目光放到了2030年,报告称,预计中国战略核潜艇的总数届时将达到8艘。
抛开这份报告老调重弹的“中国威胁”不谈,随着中国潜艇部队的快速现代化,与美国潜艇的技术差距确实越来越小。近年来,随着潜艇部队不断壮大与发展,中国对于自己的水下力量也越发自信。
图片说明:亮相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的094型核潜艇
在2019年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潜艇部队更是率先首先接受检阅。当时,由长征10号、长征11号战略核潜艇、长征15号、长征16号攻击核潜艇,以及长城231号常规动力潜艇组成的强大潜艇阵容,让中国的“水下长城”首次公开亮相在世人眼前。
长征10号、长征11号属于美国报告中提及的094型战略核潜艇,该型潜艇可搭载十余枚我国第2代潜射弹道导弹——“巨浪2”(JL-2)。《兵工科技》今年3月刊文称,巨浪-2导弹采用了三级推进装置,射程可达7500~8000千米,应用二次大气返回技术、动态末端变轨技术等,大幅提升了其突破反导系统的能力。
这种核潜艇与弹道导弹联合的大杀器,可以用于打击如城市目标、海军基地、空军基地等战略目标,对敌方形成核威慑。毋庸置疑,以战略核潜艇为核心的海基核力量是大国最可靠“核盾牌”,尤其在执行核反击任务时更是如此。
图片说明:亮相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的094型核潜艇
可以这么说,搭载了潜射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游弋在大洋深处,是最难以摧毁的核力量。军事专家曹卫东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无论是先发制人的打击,还是后发制人的还手,海基核潜艇的生存概率都非常高。据美国军方估算,在经历对方第一轮的核打击后,海基核潜艇拥有高达70%以上的生存概率。
而潜艇的海底战争很大程度上是“隐形游戏”,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善于保持自身的隐形状态”以及“是否善于发现他人”,因此,静音性则成为潜艇最关键的性能指标。那么,中国核潜艇的静音性能发展到什么水平了?2017年,央视《深度国际》节目曾经披露:“近日,中国海军已经接收了一艘新型核潜艇,该艇研制历时5年时间,采用了无轴泵推技术。”
图片说明:《深度国际》节目截图
节目透露,所谓无轴泵推技术就是取消了传统的机械推进轴,使用综合电力系统来推进。相比原先至少占到整个潜艇艇长的50%的传统机械轴推进系统,无轴泵推技术将为潜艇节省大量的空间并有效果降低噪音水平。
从当年“因噪音问题一离港就被盯梢”的091型,到“静音水平趋近美俄先进核潜艇”的093改进型,再到使用了无轴泵推技术的新型潜艇,中国核潜艇潜艇的追赶的步伐越发迅猛,甚至在局部领域实现超越。
报告更是强调,尤其让美国海军焦虑的是,中国此前已试射新型“巨浪3”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其射程超过5600英里(约9000公里),“这使美国大陆面临巨大风险”。该报告也承认,美国正计划建造12艘全新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中国还无法与之匹敌。
不过,在海底的这场“隐形游戏”中,战略潜艇只要保证自己不被敌方跟踪发现,就能形成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