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在上一篇我们讲美国B-52战略轰炸机的时候曾提到,二战结束后英国凭借其雄厚的航空技术积累,在战略轰炸机领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继发展出来以”勇士”、”胜利者”和”火神”为核心的”3V”战略轰炸机打击体系,和当时美苏同类机型对比,英国皇家空军手中的”3V”轰炸机还是很不错的,打造了一个航程衔接的空中战略核打击体系。其中在设计上独树一帜的”火神”战略轰炸机更是一代名机,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英国空基战略核威慑的核心打击力量,书写了一段辉煌的服役传奇,同时也见证了英国这个曾经日不落帝国逐步走向没落的发展历史,这也和火神最终遗憾谢幕有直接关系。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火神的一生见证了英国逐步走向的没落的全过程

雄厚的航空工业是发展的基础

周所周知的是,航空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没有雄厚的航空工业底蕴作为支撑,研发一款性能优异的军用作战飞机就是痴人做梦。英国率先拉开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航空工业起步也是比较早的,在人类开始探索航空领域的时候,英国人自然也不甘落后,加入到探索的第一梯队,1909年,英国就已经开始出现飞机制造企业,搭上航空科技发展的班车。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英国人航空工业发展之初最先展开无线电技术研究

英国航空工业发展最早研究的方向与众不同,其最早探索的是无线电技术,尤其是机载无线电技术,1910年英国的马可尼公司第一次在飞机上使用了无线电,掀开了机载航电系统的发展的新篇章。在随后爆发的一战中,战争极大的刺激了英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英国公司相继加入到航空工业发展行列,战后绝大多数公司因时而异开始转入到民用飞机的制造上。

截止1918年,英国飞机的年产量已经超过10000架的规模。到了1922年马可尼公司又开始探索用无线电探测黑暗和雾中可见光无法发现的目标,为后来英国率先研发出地面雷达打下基础。1933年英国专门发展雷达的研究机构应运而生,其研究成果在二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英国在应对德国轰炸伦敦时卓越的表现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与此同时机载无线电通信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雷达的出现对于日后航空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和无线电技术同步亦趋发展的是航空发动机,1937年英国第一台实用型喷气式发动机在弗兰克·惠特尔公司研发成功。六年后弗兰克·惠特尔公司设计的另一台发动机作为格洛斯特尔E28/390飞机的动力,实现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喷气飞行。同年英国飞机及相关工业的从业人员总数达到了180万人。整个二战期间,罗·罗公司的梅林发动机总产量达到16.6万台,成为人类航空发展史上产量最多的一款发动机。

正是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英国的航空工业规模达到一个空前的地步,为其后续发展一系列新机型奠定了基础,其在航空发动机、机载无线电以及雷达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英国航空工业至今引以为傲的优势领域。

原子弹牵引下的战略轰炸机项目

二战末,美国人分别向日本长崎和广岛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新兴核武器毁灭性的打击效果给世人留下深刻、惨烈的记忆。战争结束后,各世界大国相继投入到原子弹的研发工作中,英国人于1952年10月2日继美苏之后在澳大利亚的蒙特贝洛群岛成功的进行了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英国继美苏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在原子弹取得技术突破后,能够设计出一款可以投掷原子弹的新型战略轰炸机就成为当时英国皇家空军最迫切的需求。因为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尚未形成,原子弹所需的运载投掷工具,最早出现的是空基运载轰炸机,技术也是最成熟的,因而在原子弹运载投掷迫切需求下,打击距离更远的战略轰炸机应运而生了,美国推出B-47和B-52,苏联突出了图-95,英国人自然也不甘落后,火神战略轰炸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

二战结束后,英国在推进原子弹研制的同时就已经开启了新型战略轰炸机发展项目,旨在研制一款能够投掷核武器的新型战略轰炸机,该计划一经确定之后,英国皇家空军相继制定了《作战需求229号文件》、《作战需求239号文件》以及《B35/46性能指标文件》,对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各项技战术指标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火神的研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航空工业体系作为支撑的

同步向英国阿芙罗、汉德利·佩季、肖特兄弟和维克斯·阿姆斯特朗等著名飞机制造公司发出竞标,要求这几个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皇家空军提交各自的设计方案。在接到竞标要求之后,各大公司迅速展开项目设计,都想在第一时间拿下这一项目,因而投入了巨额资源参与竞标,造就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最终,阿芙罗公司提交的设计方案被英国皇家空军选中,获得新型战略轰炸机的研发项目。

阿芙罗公司最终中标也是顺理成章的,最为英国老牌飞机制造公司,阿芙罗为英国皇家空军研发了诸如504系列飞机、”兰开斯特”中型轰炸机等许多著名军用飞机,拥有雄厚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十二年前的突发灵感成为火神设计的蓝图

阿芙罗公司最终中标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和其总设计师罗伊这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曾经一代名机”兰开斯特”中型轰炸机的设计者,罗伊也是”火神”战略轰炸机的设计者,这个颇具有传奇色彩的天才飞机设计师为阿芙罗公司和英国军民航空工业设计了诸多成功的机型,是火神战略轰炸机发展历程上一个不可获取的人物。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阿芙罗公司的总设计师罗伊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1947年春天,阿芙罗公司向英国皇家空军提交了由罗伊设计的大型三角机翼新型战略轰炸机竞标方案,该方案提交上去后很快就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几乎没有费多大的气力,阿芙罗公司就拿下来新型战略轰炸机研发项目。

其实,有关大型三角机翼设计,早在阿芙罗公司提交竞标方案的12年前就已经诞生了。1935年,阿芙罗总设计师罗伊突发灵感,勾勒出一张跨越大西洋的喷气式客机草图,该草图设计的新型喷气式客机整体呈现一个细长的飞机形状,机身的两侧分别有一个三角形的机翼,机翼的前缘为”S”型。这一在罗伊42岁时突发奇想勾勒的一张草图,12年后成为后来火神战略轰炸机设计的蓝图,起到了借鉴、引用的作用。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罗伊1935年构思的三角翼客机素描草图

罗伊这位25岁就凭借成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全封闭单翼飞机和另一种双翼轰炸机成为阿芙罗公司的首席设计师,设计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战飞机。在完成火神初步竞选方案设计之后,1947年8月,罗伊在测试自己设计的另一款都铎Ⅱ型客机时,因飞机失去控制而坠毁不幸身亡,火神也就成了其”辞世之作”,后续的研发工作由其接替者”斯图亚特·戴维斯”接手推进下去。

几经波折VX770基本成型

根据罗伊最初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在机身压力舱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比较大的圆形进气道,但这一设计在后续范堡罗进行的风洞测试中出现了致命的问题,原设计圆形的进气口和机翼空气压力分布将导致压阻效应,并没有的达到设计的预期。为此,设计人员经过三个多月的研究和机翼设计图重新绘制,新方案作出优化调整,在机翼前缘采用较深的狭槽式进气道取代原来原形进气道,同时狭槽式进气道的深度大幅增加,能够在每侧机翼内并列安装两台发动机。另外,新设计方案还在机身的中线上加大了大型垂直尾翼,取代了早期罗伊设计中的翼尖垂直安定面。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优化设计后的火神进气道特写

解决气动设计问题之后,新型战略轰炸机项目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状态中,项目的进度也大幅增速。1952年8月底,第一架阿芙罗698原型机进行了首飞,并确定该型飞机的序列号为”VX770″。在原型机首次35分钟的试飞中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由于一个座舱按钮出现问题,差点导致了首飞的失败,但幸运的是首飞最终还是成功进行了。

一个月后,VX770原型机首次出现在范堡罗航展上,并进行了精彩绝伦的飞行演示,其大三角翼独特设计以及低速大仰角着陆表演,都给当时参观的各国留下深刻的影响。1955年1月,正式列装部队的首架火神B-1型在任特福德工厂完成总装下线,次月进行了首次试飞,1956年7月,火神B-1型正式列装英国皇家空军。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亮相范堡罗航展的白色涂装VX770原型机

四年后经过改装的火神B-2型战略轰炸机开始装备部队,与此前服役的B-1型相比,B-2型的飞机尺寸和形状略做了一些修改,总体布局并没有多大变化,主要是将早期的4台奥林帕斯201型发动机更换为奥林帕斯301型发动机。两个型号的火神先后共计生产了109架,其中B-1型生产45架,B-2型生产64架。

超前的气动布局设计

火神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三角翼设计的轰炸机,其整体气动布局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该机拥有面积很大的一幅悬臂式三角形中单翼,基本前缘后掠角50度,机身的断面为圆形,机头有一个尺寸较大的雷达罩,上方是突出的座舱顶盖,机身的腹部是一个长8.5米的内置弹舱,能够携带21颗454公斤的炸弹或者核弹亦或是一枚蓝剑空地导弹。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火神战略轰炸机三视图

火神战略轰炸机采用的是全金属承力表层工艺结构,机翼到机身中部分别安装4台发动机和4个油箱,该机并没有设计空中加油装置,作战航程是全部由这4个大型油箱所提供的;火神的前起落架也和其他飞机略有区别,为向前收起的四轮转向式主起落架,由于没有传统的平尾,因而其在机身蒙皮的上方和下方设计了可伸缩式的减速板。这也就有了在1952年范堡罗航展上,火神关闭节流阀,以低速大仰角方式惊艳着陆的一幕。

相比传统的气动布局,无尾式三角翼既没有鸭翼也没有水平尾翼,可以看作是机翼和水平尾翼连在了一起,通常水平尾翼的作用在于控制机头抬头,机翼后边的舵面控制飞机的滚转机动。火神的无尾式三角翼就是靠机翼后边的舵面同时向上向下偏转,起到升降舵的作用,左右舵面一上一下起到飞机副翼的作用。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无尾式三角翼在当时是一种超前的气动布局设计

这种设计最大的优点是,超音速飞行时阻力小,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机体结构的重量,雷达散射截面也小的多,有一定的气动隐身作用;当然有优势必然伴随着突出的缺点,因为机翼的展弦比比较小,呈现又宽又短的基本形态,因此飞机的低速性能并不是很好。总的来说,火神战略轰炸机的气动布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还是一个比较超前的设计。

“印度羚羊行动”赋予火神传奇色彩

1982年在英国解散10个火神中队中的7个之后,英阿马岛战争爆发了,即将退役的火神战略轰炸机被迫重新披挂上阵,执行了人类战争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远程奔袭任务。从地理上来看,英国本土距离战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叫福克兰群岛)3900英里,迫于时不我待的战争需求,英国皇家空军赋予了火神轰炸机远程奔袭阿根廷军队控制的斯坦利机场的任务,这个行动代号就是”印度羚羊行动”。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火神参与英阿马岛战争的代号是”印度羚羊行动”

1982年4月30日晚,”印度羚羊行动”开始实施,两架火神(其中一架为备用机)在11架胜利者K2加油机的伴随下从英国阿森松岛起飞,携带21枚454公斤的常规高爆炸弹向3900英里外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预定目标飞去;为了防止被阿根廷雷达探测到编号为XM607的火神轰炸机保持300英尺的低空突防策略,在距离目标40英里的时候,XM607号机拉升至10000英尺,当飞机距离攻击目标10英里的时候,飞行员发现了阿根廷火控雷达照射信号,立即开启主动电子对抗吊舱,最后XM607号机成功的向斯坦利机场跑道投下了高爆炸弹,整个任务成功结束。

之所以说”印度羚羊行动”赋予了火神传奇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火神临危受命、不辱使命,上边我们提到了火神在参战前已经走向服役生涯的最后一段路,尽管早期技战术指标风光一时,但到1982年岁月不饶人,火神各方面性能显得已经老化。在解散了7个中队后,剩余的3个中队大多战机已是多年没有起飞过,临危受命多少显得有些勉为其难。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改装后的火神

第二个根据任务需求,短时间完成针对性改装改装。火神轰炸机是作为当时北约装备体系之下的一款轰炸机,其主要职能是对华约国执行核打击任务,在作战距离上自身的航程绰绰有余,根本就不需要空中加油。但在英国皇家空军此次赋予的远程奔袭作战中,火神想要抵达战区至少需要6次以上空中加油,所以工程人员开始临阵磨枪,用了5天时间将猎鹰飞机上借来的空中加受油设备集成安装到火神任务机上,并完成一系列的改进、调试工作,同时顺带的这对弹舱也进行了改装,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任务能够顺利进行。

帝国逐步走向没落注定了火神的黯然谢幕

从火神轰炸机的发展历程来看,火神的研制工作和英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同步推进的,英国皇家空军当时也对火神轰炸机的研制提出很清晰的发展思路,那就是为运载和投掷原子弹而生。考虑到二战后,铁幕演说拉开美苏冷战帷幕,世界政治、军事格局发生巨变,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英国作为北约的初始成员国,其装备发展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北约体系建设的需要,因此,火神在诞生后自然而然成为对华约国核威慑的主要力量之一。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打开腹部弹仓飞行的火神轰炸机

这一作战需求的局限性间接导致了火神对于作战航程的要求指标并不是很高,因而火神在研发之初以及后续改进中都未考虑空中加油的问题;直至1982年的马岛战争爆发后,英国才首次感觉到火神腿短的问题,但给力的工程人员创造了奇迹,这个奇迹和英国雄厚的航空工业资本是有很大关系的,尽管是临时的一次改装,至少确保了印度羚羊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也为最终取得这场局部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二战后,受到战争重创的英国经济一蹶不振,成为欧洲各国近几十年发展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英国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经济低迷,导致英国的国防支持大幅度削减,捉襟见肘的军费难以维持庞大的军力开支,英国开始走上一条不断削减防务开支的发展之路,大量的武器装备提前退役或者削减采购数量,在马岛战争爆发时,昔日英国皇家空军引以为豪的战略轰炸机三大支柱,即”3V”,只剩下火神轰炸机了,而且火神的维护也是一团糟,很多战机已经很多年没有起飞过了,正是这些坐等退役的火神在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最后不辱使命的完成了服役生涯中最后一次作战飞行。

为核打击而生,印度羚羊行动名噪一时,伴随帝国没落火神黯然谢幕

英国皇家空军建军75周年庆典上的火神

在火神诞生的那个年代,凭借着超前的无尾式三角翼布局设计,成为众多机型中的一颗耀眼明星,各项技战术指标还是处于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与”勇士”、”胜利者”一道奠定英国皇家空军战略轰炸机”3V”体系,客观的评价应该是一款比较不错的战略轰炸机,也出色的完成了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其的特殊历史使命。

遗憾的是,火神轰炸机投错了胎,其研发国英国从二战后走向了一条没落的发展之路,越来越捉襟见肘的防务开支,最终造就了火神的黯然退场。1984年3月,最后一个火神中队被解散,火神作为一代传奇名机,永远的停留在了军事航空博物馆中。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