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渐入佳境,双方至少保持了十年蜜月期,除经济外特别对于军工装备两者之间合作项目全面开花。大家所熟知的包括F-16/79战斗机、S-70C“黑鹰”直升机、歼-8升级改装计划,以及美洲虎坦克等项目,不过这些都是购买或者双方深入技术交流合作,最终装备我军受益良多。
S-70C“黑鹰”直升机
由于军售涉及太多障碍,因此双方合作中很多情况下是以民用型号为准,和上述广为人知的装备不同。在双方各种技术合作交流中,有一款小众机型显得很少见,它就是西科斯基S-55直升机。走的路线是合作组装,出口转内销(对于美国而言),主要用途农业、林业、客运,救援等,先看看它的真面目。
S-55美军方编号H-19,1949年11月首飞,原型是西科斯基为美国空军研制的一款通用直升机,也是第一代活塞动力直升机。采用一台普惠R-1340活塞发动机(550马力),机组2名机舱可以带10名乘员,从半岛战争开始参与了多场实战。除美国自用外还授权英国韦斯特兰公司生产制造,英国命名“旋风”,两者一起制造超过1500架。
早期S-55直升机
S-55标配现在两名机组,另外机舱还可以携带10人或7副担架,最大飞行速度18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650千米,最大升限2400米。空重2.24吨,最大起飞重3.26吨,有效载荷1.02吨。
S-55直升机
上面这张照片看着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它和我国装备的直-5(仿米-4)直升机就像双胞胎,驾驶舱都高高在上下面机舱可以开启运送物资、士兵。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这款和米-4同期的直升机居然会在近半个世纪后出现在中国,而且是以双方合作生产的方式出现。
S-55直升机
米-4直升机(直-5)
考虑到民用市场需求量巨大,再加上当时中国直升机领域落后的现状,实际上未来可期的市场相当庞大。因此1985年10月,由美国爱伦度直升机、广州第三机床厂、香港贝爱华三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广州爱伦度直升机有限公司。主要任务就是装配S-55(熊猫\巡视\凤凰)、S-58T“挑战者”、S-61等多型直升机,S-55“熊猫”通过加装干-湿组合喷洒系统,可以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喷洒作业等。而S-55“巡视”则可以承担民用客运(8名旅客)、空中救援,也可以进行飞行员训练和空中警务等,基本是民用为主。
S-55直升机
双方合作挺有意思,由美国公司对S-55机身、发动机、驾驶舱等部件进行初步组装,然后再运抵广州由中方公司进行总装。另外完成包括内饰、全机喷漆以及部分铆接工作,最后再进行地面试车和试飞,完成之后由中美共同验证之后出厂。
以这种方式组装的S-55直升机,已经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生产许可证,其实这种合作方式核心技术还是由美方掌握(虽然已不先进)。然后以中方较低的人工制造成本,赋予c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双方内销或联合外销模式在中美、中英等多款项目合作中一直延用。
S-55直升机
S-55直升机三视图
不过S-55直升机合作时间并不长,也没有预想中的庞大数量,首架于1987年9月试飞。只计生产制造了5架S-55,最后这5架都返销回到美国,只是不知道中方在其中是否学到一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