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和网络中心化技术为依托,具备“蜂群”作战能力的军用无人机系统,是目前各类无人机打击体系中最具前景和未来气息的一部分。中国虽然不是最早提出该方案的国家,但在实践和发展速度上极为惊人。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一款名为“选择”的国产无人机打击系统,就亮出了目前国内在“蜂群”无人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早前国内公开的轻型“蜂群”无人机系统
与此前在珠海航展上公开的48联装轻型“蜂群”无人机系统不同,“选择”无人机系统大幅度升级了作战空域范围,由之前的15公里活动半径增加到了200公里之遥。这些无人机可通过类似多管火箭炮的发射方式快速升空,并完成自组网和空中联合作战系统。
外形酷似商用卡车的“选择”系统
由于其发射箱实现了模块化组合方式,可按照不同作战烈度与任务级别调整发射数量,也可在完成一轮发射后快速更换,保持足够的无人机空中阵容规模。总之只要无人机数量充足,一套系统即可覆盖200公里的作战半径,打击12.56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这种攻击威力和效率将远远胜过传统的火炮和火箭炮等陆军系统。
无人机蜂群可覆盖很广大的一片区域
不仅如此,“选择”蜂群无人机系统的集成度相当高,整套系统的发射模块直接集成在集装箱容器内,搭配上各类重型卡车底盘,看上去就和常见的商用货运卡车毫无二致,这很利于装备伪装工作,可在敌方监视力量的眼皮子底下混入各类民用车队中。至于需要发射时,则可以快速开启并投射无人机。
中国在此领域推出了多款产品
相比起相比察打一体无人机,“蜂群”无人机的留空时间虽短,但智能化程度并不低,对于战场目标的自动识别和实时打击效果很不错。国内军工单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推出此类武器系统,足见我们对无人机“蜂群”战术的价值认可程度有多么深,在大量积累研究的帮助下,已经具备了快速实现应用的能力。
未来战争的节奏或越来越快
设想一下,一旦该“蜂群”无人机系统被大量投入战场,那就真有可能像科幻电影中呈现的那样,对现有的战争形态造成类似“降维打击”的效果。就拿如今正在向二战水平倒退的俄乌战场来说,如果某一方能够用上此类武器,则完全可以通过“铺天盖地”的“蜂群”无人机发现和摧毁半径200公里内的重要目标,如坦克、装甲车、卡车、火炮、弹药库、指挥所和人员与物资集结地等。
无人机或改变俄乌冲突进程
说的夸张一些,倘若某一方可大批量使用这种武器,那甚至可以极大地加快战事进程,乃至于在短短几周内就取得决定性胜利。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才是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闪电”一般的“快节奏打击”的体现。总之,中国军工业在探索未来战争形态一事上的努力,从未有过丝毫停歇,新一轮世界军事技术发展大潮,或将由中国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