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防寒装备,印度造不出来 只能高价买二手还不合格

在中印对峙长达4个多月里,印度陆军经过漫长没有尽头的物资采购后,提出疑问,同为世界上最大的辅助和鞋类生产国之一,中国陆军为何从御寒衣物到生存装备都能够从本国大量批发采购,相反印度陆军却花高价从国外买二手,结果不少装备还不合格,在这种情况下,印度陆军宁愿频频救助美国,也不穿国产防寒装备,印度国产装备到底是怎么了?

  这一问题,《印度论坛报》网站10月20日发布文章分析给出了答案,印度陆军不是不穿国产,而是穿了跟没穿的区别不是很大。

  以印度陆军在国内最大的装备供应商军械厂组织(OFB)生产的装备举例,印军自身生产的一些适应极寒气候的服装和设备,例如夹克,裤子和靴子这些产品无不例外地不仅不合身,而且性能不达标,连中印边境初期的降温可能都无法抵御,更何况冬季高原地区的极寒。

  印度制造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制造,而是制造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用,不敢用。文章在这方面也承认,影响印度陆军装备国产装备的最大问题是质量,明明是一样的生产方式,印度却总是在制造上总是一败涂地。

  印度身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和鞋类生产国之一,现在的防寒服装小到手套、袜子、手套、帽子、保暖裤、羽绒服、三层雪地靴等日常冬季服装,大到极地帐篷,睡袋,背包和相关的登山生存装备还是全部依赖进口,其中还有不少冬季御寒服装是中国制造。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陆军只能依赖国外装备,早在9月份便向外界展示过采购的欧美名牌防寒服装和装备,有眼尖的网友指出其中有瑞士户外装备名牌“Black Diamond”(黑钻)的服装和装备后,在电商平台上一搜,全套下来至少上万。

  这样的价格,再加上边境印军数量,想要给印度陆军全部装备无疑是不可能的。

  早先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上,美国分析家皮得·苏休就曾透露的印度的装备都是二手。

近日,《印度论坛报》也回应属实,一方面因为印度订单的需求大,交货时间又紧急,另一方面,欧美工厂制造也因为疫情影响进程,印度陆军只能高价购买的欧美二手防寒服装和装备。

  印度官方认为毕竟形势所逼,花高价钱买二手服装也是没办法,毕竟产业链的情况摆在那里。但是在印度陆军的采购过程中,不少欧美企业借机卖给印度陆军的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据透露的情况里就有31779个“不合格”的睡袋,此外还有不符合规定规格的“劣质”背包等产品。

  印度在物资上的高价采购,却换回来不少废品,也不敢投诉,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为此,印度审计机构CAG一直就此事谴责印度陆军的采购,这些“不合格”的物资没有披露会怎样处理,以印军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当做正常品,供前线印军使用。

  另一边,与印度国内严重的产业链缺失不一样,我国不但在服装生产规模占据领先地位,还形成了从面料到零配件等一系列完整的国产产业链,同时服装和装备都颇具技术含量。

  以新型防寒靴为例,它采用耐低温发泡中底、专业高海拔登山橡胶大底等新材料,总重较07式防寒靴大幅减轻,在鞋头、后跟与双侧脚弓位置加入防磨、防踢片,保护脚趾、脚跟、脚踝,提高使用寿命。

  其次是户外装备最常提到的防水透气面料来说,美国Gore-Tex面料,我军在07式防寒靴已经采用类似的国产面料,这次装备的全套防寒服装也采用这种面料,同时在得益于我国强大的工厂地位下,这次的防寒靴在大量装备的价格也仅在三百左右。

  最后,在印度方面为防寒物资上四处奔波,军方频频访美以求物资帮助的情况下,据官方消息了解,近期,我军后勤保障与国内各大极地研究中心的服装供应商合作,紧急定制的防寒被装最新改进型号首批也已经送过去,后续将会有更多最新型防寒衣物陆续跟进,为前线军队送上最全面的防保障,绝不让最前线守家卫国的将士们在严寒天气受到伤害,与印度陆军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