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陷入僵局,為什麼中國不直接提供武器,三個因素是關鍵。
再過一個多月,俄烏衝突就將滿一整年。這一仗讓俄軍飽受質疑,外界普遍認為俄軍打的太拉胯,配不上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名號。現在俄軍想要在不動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快速取勝,唯一的辦法就是向中國尋求軍事援助,這也是烏克蘭最擔心的事。不過我國已經明確表態,儘管中俄關係非常密切,但我們也不會向俄羅斯賣武器。中國這樣做,主要有這三方面的考量。
第一,我們要避免新冷戰局面的形成。新冷戰,顧名思義就是兩大陣營的對抗,這也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拜登上台後,一直在整合全球資源圍堵中國,其實就是想要用冷戰的方式擊敗中國,但歐洲始終不願徹底倒向美國。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援,美歐將完全結盟,像對付蘇聯一樣對付中國。
一方面,俄烏衝突發生在歐洲大陸,中國如果能夠直接將軍事力量投射到歐洲,必然會引起歐洲方面的恐慌,因為在歐洲眼裡,中國是一個制度與文化完全不同的國家。此前我國向塞爾維亞空運防空系統,都引起了歐洲的熱議,如果真的向俄羅斯提供軍援,歐洲必然會在反華一事上徹底與美國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歐洲之所以仍然無法接受俄羅斯,很大程度上就是處於對蘇聯鋼鐵洪流的恐懼。獲得中國經濟以及軍事支持的俄羅斯,很容易喚起歐洲對蘇聯的恐懼記憶,所以如果中國仍然不打算與歐洲撕破臉,與美國打一場新冷戰,就不能軍援俄羅斯。
第二,即使中國願意提供,俄羅斯也不會接受。以中國的實力,如果真的盡全力向俄羅斯提供軍援,俄軍很快就可以取得勝利,但西方會將勝利的結果完全歸功於中國。這對於民族自尊心極強的俄羅斯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俄羅斯的國際地位也會因此一落千丈。至今俄羅斯都不願承認從朝鮮以及伊朗獲得了軍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擔心自己的國際地位會受到影響。畢竟俄羅斯現在的地位,基本上是靠繼承蘇聯的影響力以及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器。
所以在衝突爆發當天,我外交部發言人就明確回應稱,俄羅斯不需要中國的軍事援助。事實上,只要我們不倒向美西方,並繼續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經濟合作,俄羅斯就不可能輸。
第三,我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在處理地區衝突時,我們主張勸和止戰,不會像美國一樣,不斷給參戰方“遞刀子”,這也是我國的一貫原則。這次俄烏衝突也一樣,中國一直保持着客觀公正的立場,沒有偏向任何一方,送去的只有人道主義援助。
第四,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定,中立國不對交戰國的任何一方輸送武器,否則將被視為另一方的敵國。雖然美西方打破了這一世界秩序,但中方卻不會輕易違反這一規定,而是會堅定地維護國際法的權威。
正是考慮到這四個因素,所以中國並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軍援。但是,儘管俄軍現在打的很拉胯,但並不意味着烏克蘭就會勝利,畢竟俄羅斯如果輸了,這種後果美西方也承受不起。